I-See 論壇 » 電影討論區 » [歐美09新好評戰爭劇情力作][黎巴嫩][BDrip-RMVB]

2012-7-29 09:00 PM kulawinsis
[歐美09新好評戰爭劇情力作][黎巴嫩][BDrip-RMVB]

[size=3]電影海報:[/size][/b]

[size=3]影片簡介:[/size][/b]
  影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確切的說,是來自導演本人的生活經歷。
  1982年的一天,黎巴嫩戰場上來了四名年輕的坦克兵,他們獨自駕駛著一輛坦克駛進了一個平民村莊。這四名年輕的士兵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甚至連加時坦克也是剛剛學會的。在這個村莊裡,他們的任務是配合地面作戰部隊清除那些看上去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恐怖分子。
  他們的指揮官是賈米利,在他的指揮下,這次行動的要點是“快速、簡單”。然而當坦克進入村莊那一刻起,這次的任務就不那麼簡單了。他們和地面部隊失去了聯系,毫無作戰經驗的坦克兵們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亂跑亂撞。一次簡單的軍事任務也就變成了屠殺。
[size=3]一句話評論:[/size][/b]
《黎巴嫩》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反英雄主義的電影。
《好萊塢報道》
人物缺少感情而對白設置過於重視功能性,難以讓觀眾投入感情,“最終導致《黎巴嫩》只能成為一部合格的室內電影試驗品而非出色的商業片。”
《綜藝》
[size=3]幕後制作:[/size][/b]
【不是戰爭片】
  近幾年,隨著巴以局勢的緩和,以色列國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反應巴以戰爭的電影。從《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在金球獎上拿下最佳外語片獎開始,反應巴以戰爭的以色列電影登上了大銀幕。2009年,一部叫做《黎巴嫩》的影片來到了威尼斯,撼動了世界。雖然影片著力描寫的是戰爭中的一段故事,但是導演本人卻不是很贊成“戰爭片”的稱呼。在這個只拍過一部電影的導演看來,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個人成長史。
  馬斯舒姆裡克說:“說實在的,《黎巴嫩》這個片名會給他人一種錯誤的印像。好像我的電影是全世界都能找到共性的,似乎發生在黎巴嫩的那場戰爭中的那件事情在全世界各地都會發生,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我參與過這場戰爭,所以影片裡的表達是我私人化的故事,和其他的戰爭或者是政治都沒有關系。這是我個人的成長經歷,我把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進劇本,拍成電影。這是我個人的成長史,和別的東西沒有關系。我在黎巴嫩戰場上呆了40天,本來我只是一個20來歲的小孩子,突然被帶到一個極端的環境中。然後人類的本能就開始掌控理智。因為怕死,所以我們就呆在坦克裡不出來。因為受到了刺激,所以我們就拼命朝外面開火。因為是在戰場上,所以我當時想的就是如何活下來,如何從這種環境裡逃出來。現在看來,戰爭是一種惡魔一樣的東西,它能喚醒你心裡的魔鬼。”
【拍攝的難題】
  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戰爭的夢魘卻留在了馬斯舒姆裡克的體內。他說:“在戰爭接受的7、8年後我開始寫作這個故事,但是每當我提筆的時候就能聞到一股人肉燒焦的味道。我不想被這種感覺折磨,於是就放棄而來。兩年前,我覺得我一定要做點什麼,因為我已經浪費了25年時間。我必須要把這個東西寫出來,因為在戰場上我已經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我早就一無所有了。奇怪的是這次,當我拿起筆,那種人肉燒焦的味道就不再有了。”
  影片的大部分鏡頭都發生在幽閉、狹窄的坦克內部,面向外界的唯一出口就是有一個十字准星的瞄准鏡。在這麼狹小的空間內拍攝戰爭的確是一項“創舉”。當馬斯舒姆裡克向自己的朋友闡述了自己的拍攝手法後,他的朋友無一例外地表示的反對,有的人認為在坦克裡拍戰爭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認為用第一人稱視角拍電影只是一種可笑的
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
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
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
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
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
download link
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